• 设为首页
  • 繁體中文
  • 办公接口
  • 登录
  • 注册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在线办事 业务信息 政策法规 网上互动 专项工作 网站地图

最新消息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消息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须征收增值收益调节金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6-06-13 10:15浏览: 次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或再转让须征收20%~50%的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调节金全额上缴试点县地方国库,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近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管理做出规范。《暂行办法》的出台,是两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改革成果。

  《暂行办法》共五章二十四条,以实现土地征收转用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和集体之间分享比例大体平衡,维护农民权益为原则,对调节金的概念、征收范围、征收缴库、使用管理、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暂行办法》适用于国家确定的15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县(市、区),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与试点时限保持一致。

  《暂行办法》提出,按照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目标,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环节取得入市收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再转让环节取得再转让收益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向国家缴纳调节金。调节金分别按入市或再转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的20%~50%征收。具体征收比例,由试点县综合考虑土地增值收益情况,考虑土地用途、土地等级、交易方式等因素确定。《暂行办法》明确,调节金全额上缴试点县地方国库,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由试点县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试点期间,省、市不参与调节金分成。调节金征收部门应定期公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交及调节金缴纳情况。

  《暂行办法》规定,调节金缴纳凭证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再转让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的要件。调节金原则上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出让方、出租方、作价出资(入股)及再转让方缴纳,缴纳义务人应按合同、协议及缴款通知书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对未按规定缴纳调节金的,财政、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有权采取措施督促其补缴。

  《暂行办法》还提出,有以下5种情形之一的,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擅自减免调节金或者改变调节金征收范围、对象和标准的,隐瞒、坐支应当上缴的调节金的,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调节金的,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将调节金缴入国库的,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责任编辑:亚玲)

随机资讯

  • 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 政协委员:将国土资源执法车辆纳入执法执勤用车范围
  • 国土部办公厅发文:加强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的管理
  • 严之尧:用“两学一做”推进土地督察事业不断前进
  • 严之尧:认真学认真悟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土地督察工作中

ICP备案:豫ICP备14019498号| |豫公网安备41152602000005号

© 2016-2017 bet365电脑网址 版权所有

网站维护:bet365电脑网址信息中心  友情提示:请使用IE10浏览器或360极速模式